![]() |
PENTAX-75SDHF/294MC/多頻光害慮鏡/20*180sec/嘉義縣自宅頂樓 |
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
M45 七姊妹星團
2023年11月19日 星期日
彗星C/2023 H2 (Lemmon) & 12P (Pons- Brooks)
2023年11月11日 星期六
猴頭星雲.泡泡星雲.NGC7380之星雲三連發
天氣還不錯.只可惜風太大!
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,靠海的小鎮吹起陣陣的強風,
查詢離家最近氣象站的紀錄,發現這兩天最大的陣風居然來到七級! 這可是輕颱所颳的風啊!
去年這篇提到輕颱等級的強風,就只是一種直覺.生活經驗.並沒有刻意去查.
現在經由附近的氣象站確定,這裡確實會颳起輕颱等級的強風! 直覺體感有點準.沒誇大!
總之風大透明度夠.還是想拍看看...
所以就試了一下.
先曝光兩分鐘來看看>>>基本上沒有一張圖片的星點是圓的!
所以就用一分鐘的曝光時間來拍.然後疊圖的時候把星點太差的刪去,只留比較好的疊.
![]() |
猴頭星雲 |
![]() |
泡泡星雲.右邊的是M52星團 |
![]() |
NGC7380星雲 |
Sharpstar 140PH+原廠減焦鏡+雙峰濾鏡/ asi294MC /AM5諧波赤道儀/ASIAIR / 2023.11.11 嘉義自宅頂樓
2023年11月2日 星期四
23023.10.25 木星
終於有時間與好天氣可以拍木星,興高采烈的從樓下搬器材到樓上準備今晚的拍攝~
之前高雄的同好要出讓AM5諧波赤道儀,順手收了,今天就派上用場,一來測試功能,二來也減輕了搬上搬下的疲累(觀測站的工程一直往後延...只能搬上搬下的...)
先拍了幾十秒用來確認當前拍出來的木星是否清晰,結果感覺還不錯,準備正式開拍的時候,雲就來了,等到半夜12,看破紅塵,把器材收下去,天氣又轉好了...只好等明晚25號在看看吧...
隔天晚上天氣依舊不錯,只是露水非常嚴重,是目前在頂樓遇到最重的一次!越晚還越重,幾乎就像下毛毛雨一樣!
還好前半夜受到露水的影響較小,拍了11段,每段2分鐘,後半夜露水重,用吹風機邊拍邊吹,拍了6段,效果不盡理想就不放上來了...
木星左上的黑色條紋是衛星的影子.因為消自旋而被拉長.
![]() |
C9.25 sct+2.5X+178M 消自旋22分 |
這是一個多月前9/21拍的,可以看出雲帶的變化很大
![]() |
C9.25+2X+178C 消自旋12分 |
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
C/2020 V2 、 C-2021 X1、 C-2022 A2 彗星一晚三連拍
2023年8月28日 星期一
西村彗星 C/2023 P1
為了拍這枚彗星,想了很多方案,是要用300㎜ f2.8的鏡頭呢?還是6吋F5的攝星鏡呢?最後還是決定不辭辛勞,採用重達20公斤的RASA 11拍攝,其實當初購入這台超低焦比的主鏡的任務之一就是拍攝彗星,只是頂樓尚未完工,器材搬上搬下的,甚是辛苦!
於是得在前晚就先將主鏡架起來,做好平衡以及設定好所有的設備,起床後只要掀開防塵罩進行簡單的設定就可以進行拍攝!
凌晨三點半,準時起床拍彗星,雖然慧尾沒有想像中的清晰,但整體還行,不枉費犧牲睡眠😆
2023年7月11日 星期二
Sharpstar 151PHQ first light 開光
心心念念期待已久的Sharpstar 151PHQ終於入庫啦!(全台第一隻公司貨)
這是一支15公分,採用四枚玻璃(其中兩片是ED鏡片)內建像場修正的APO攝星鏡!
直焦拍攝也無須使用像場修正鏡就可以達成135片幅大小的優良相圈!
一連三天的好天氣,無懼月光的影響,開光拍起來就對了!
![]() |
M102 151PHQ 直焦拍攝 |
![]() |
M5 |
![]() |
NGC5363 NGC5364 NGC5356 等等 |
![]() |
這張加了雙峰濾鏡的M16直接就在客廳拍起來,比在頂樓拍更舒服 😆 |
![]() |
彗星 C2023 E1 |
C/2023 E1 約90分鐘的移動軌跡
使用器材 151Sharpstar 151PHQ + 0.7X reducer / ASI071MC / NYX-101 / ASIAIR
2023年6月23日 星期五
M101&超新星 SN 2023ixf 暨NYX-101 諧波赤道儀首次拍深空
收到M101超新星(SN 2023ixf)爆發的消息到現在差不多一個月,終於有 天 時 地 利 人 和 的機會可以拍攝這個目標。
因為近期要出國月餘,原本七月中要完工的觀測站又得往後延期了...
但這麼好的天氣,怎能錯過!
就拿10公分的主鏡跟輕便的邪波諧波赤道儀NYX-101來拍好了.
沒想到拍完隔天就跟一個老外聊起sharpstar140ph,為了給他更多的資訊,我就好人做到底,直接拍照給他吧(早知道昨夜就勤勞一點 😆)!順便也比較一下10公分跟14公分的主鏡拍出來會有多少的差異!
口徑差了1.4倍(之後會有差1.5倍的新鏡入手😎)結果的確有蠻大的差異! 但考慮到焦長的影響...之後再做更仔細測試。就不特別上傳小鏡的影像了。
![]() |
攝於嘉義縣自宅頂樓 |
這次沒有用光害濾鏡在自家樓頂拍深空天體,一來是天氣真的很棒,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淡淡的銀河,二來也想看看沒加光害濾鏡的效果!
之前用IRIS處理背景均化,效果還可以只是很麻煩,這次用Siril處理,真的方便很多!
平場用電腦螢幕開個空白的文字檔做的,之前有看到國外的論壇提到ASI相機的平場曝光時間大約三秒是蠻不錯的曝光時間,不過螢幕很亮,直接調暗螢幕,應該不是最佳解,目前打算找個深色的擴散板來減光一下.
關於諧波赤道儀
上一次拍金星也是用NYX-101 諧波赤道儀 搭載 C9.25 SCT(無重錘),因為使用時間短就沒有特別談到這台諧波,但這幾次使用下來,拍了行星與深空(10公分無重錘/14公分有加重錘),說實在的...感覺好像上癮了...真的太方便了!離不開邪波赤道儀了 XD
尤其用於移動式觀測攝影特別有感,真是如虎添翼!體積小載重大,又可免去嚴謹的平衡或免重錘!
時代在進步,就像純電動車慢慢取代油車一樣!
而且這台赤道可直接用手機實現無線操作,相當方便,然後我用ASIAIR天文盒子連接所有設備,包含赤道儀 導星相機 冷卻相機 等,設定好之後便可以輕鬆做其他的事情了!
我想這應該是蠻先進的天文攝影系統了!不會被說老派了吧! 😎
2023年6月9日 星期五
2023.06.07 金星
買了便宜的UV PASS濾鏡(比起astrodon uv 約1/20的售價)拍金星,結果啥雲氣也沒拍出來!
這張是用astrodon uv + IR 830合成彩色的圖片.
可以看出些許金星大氣的樣貌.